文/保險達人
認識旅遊平安險
一般人對於旅遊平安險,大多只有兩種狀況會想到它的存在:
第一種狀況是出遠門,尤其是離開台灣本島這類的遠門。(就好像你只是開車去彰化吃個肉圓,你不會想到它。但是如果想去綠島唱個小夜曲,你就會開始意識到它的存在)第二種狀況就是團體出門,主辦單位要求要替每位成員投保旅平險。例如學生畢業旅行、科展之類的活動,學校老師替學生投保這類狀況。
承認吧!除此之外我們根本很少想到它的存在!誰會在自己跑去淡水吃個阿給的時候,還先想到保個旅平險的?我們連去行天宮求個護身符都不見得會真的照辦,對吧?
但一般國內旅遊真的不需要浪費這個錢嗎?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旅遊平安險吧!
一般最簡單、最基本的旅遊平安險,包含兩個部分的保障:
1. 意外造成的死殘
2. 意外造成的傷害醫療。
意外造成的死殘,顧名思義,當然是在被保險人因為意外身故或者殘廢的時候,保險公司會給付理賠金給受益人或者被保險人自己。(注意:「意外」的定義,當然不是事件發生之後「你覺得好意外」就叫「意外」,所有的保險公司對於意外的定義都必須滿足「外來的、突發的、非疾病引起的」這三個條件)意外造成的傷害醫療則是在被保險人因為意外受傷,在登記合格的醫院或診所治療的費用,做實支實付的理賠(簡單的說,就是額度內花多少給多少囉)。
咦?這不就是意外險嗎?
沒錯,旅遊平安險的本質,就是意外險
那如果我已經有保意外險了,在國內旅遊是不是可以不用再保旅遊平安險?
也許是,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情:旅遊平安險是提供我們短時間之內提高保障的一個方案。
一般意外險的額度,也許就足夠可以涵蓋我們日常生活可能發生的風險。但是當我們決定出門旅遊,不管是整個旅程的移動,或者是從事的活動,都會增加風險發生的機率。如果這時候選擇把一般的意外險額度拉高,又會怕在旅程結束之後造成保障過多跟保費浪費的狀況。因此像是旅遊平安險這類短時間將保障拉高的方案,就是很適合的選擇。(觀念:旅遊平安險最高只會承保180天)
用RPG做比喻,一般的意外險大概就像你待在新手村的裝備,打打史萊姆這類低等怪物還夠用,要是想出新手村,到荒野上去打一些高等級怪物,我就不信你會選擇穿著新手村的裝備去打。但是把新手村那套裝備升級,費用又高,回新手村附近去打史萊姆,又像是拿大砲打蚊子,所以如果可以「租」一套高級裝備,既可以暫時去荒野上打高級怪物,也不用花費太多錢去升級原本的裝備,就是很好的選擇,而這套「租來的高級裝備」就是旅遊平安險。
至於國內旅遊,到底需不需要旅遊平安險?我們可以看看這次的八仙塵爆事件。
我相信有很多人在參加這個活動的時候,覺得是在國內,或者自己根本就住在新北市這個屬於他自己的「新手村」裡面,就輕忽了需要把保障提高的風險規劃概念。而事件發生之後,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,才發現自己身上的保障不足,主辦單位幫忙投保的公共意外責任險也不夠賠,最後只能靠社會大眾的援助。
這次的事件嚴重到足以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跟援助,如果只是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呢?我們該如何是好?所以,建立起良好的風險規劃概念,是很重要的。不要只是單純考慮到旅遊地點的遠近,只要意識到任何可能增加風險發生的狀況,我們都應該思考怎麼用比較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做好風險規劃。
有了充足的保障,更放心的旅遊,才能增加旅遊的樂趣,對吧?